摘要:東方典故對臺戲從何而來?對臺戲這個東方典故的來源:也叫“打對臺”。舊時指水平不相上下的兩個劇團,在同一時期、相近地點演出相同或相近的劇目,以圖爭個高下。人們將其稱為唱“對臺戲”。 該東方典故的意思:現指雙方做同類事情時,互相競爭,企圖壓倒或賽過另一方。什么叫對臺戲?兩個演員、兩個班社或者說兩個劇團,實力相當,
東方典故對臺戲從何而來?
對臺戲這個東方典故的來源:也叫“打對臺”。舊時指水平不相上下的兩個劇團,在同一時期、相近地點演出相同或相近的劇目,以圖爭個高下。人們將其稱為唱“對臺戲”。 該東方典故的意思:現指雙方做同類事情時,互相競爭,企圖壓倒或賽過另一方。
什么叫對臺戲?
兩個演員、兩個班社或者說兩個劇團,實力相當,在同樣的時期,相近的地點 進行演出,爭一時之長短勝負,就叫演對臺戲。
行當相同而又實力相近的演員之間的競爭是屢見不鮮的。京劇史上被傳為佳話 的對臺戲,自然也不少。比如著名的“梅程之爭”,就是梅蘭芳和程硯秋兩位旦角大 師的對臺戲。據丁秉鍵先生的《菊壇舊聞錄》記載:“民國三十五年,梅程在上海又 對壘了一次。梅在中國大戲院,配角有楊寶森、俞振飛、姜妙香等;程硯秋在天蟾 大舞臺,配角有譚富英、葉盛蘭等,雙方陣容都極為硬整,兩戲院打對臺。”這樣的 對臺戲,是兩個演員之間藝術水平的競爭,不失為一段佳話,而且還能給觀眾帶來 更加精彩紛呈的演出,所以觀眾們也是樂見其爭的。
版權聲明:本站部分常識內容收集于其他平臺,若您有更好的常識內容想分享可以聯系我們哦!